秦永剛:南疆扶貧“墾荒?!?
秦永剛(右一)到貧困村走訪,組織溫室大棚建設。朱亞 攝
????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崔杰華、劉小紅)“多虧了秦永剛,我家生活才越來越好。”南疆喀什地區(qū)疏勒縣巴仁鄉(xiāng)阿熱硝村維吾爾族群眾吾麥爾·吾吉說,“他是我家‘老親戚’?!?/p>
????吾麥爾·吾吉原來日子過得緊巴巴,2個孩子高中畢業(yè),卻都在家中待業(yè)。秦永剛得知后,主動與他家結對認親。這一結,就像血溶于水一樣分不開了。
????秦永剛協(xié)調保安公司和職業(yè)技術學校,安排吾麥爾的兒子吾斯曼江到村警務室工作,又安排他女兒熱孜亞到蛋糕店打工。有了穩(wěn)定收入,吾麥爾家的日子越過越好。
????2018年5月的一天,吾麥爾的兒子突遭車禍,秦永剛得知消息后趕到醫(yī)院探望,并幫忙聯(lián)系部隊醫(yī)院專家,忙前忙后。
????“他辦妥住院手續(xù),臨走時,又硬塞給我2000元?!闭f到動情處,吾麥爾忍不住流眼淚。
????秦永剛是南疆軍區(qū)政治工作部某處處長,扶貧是他的工作之一。
????南疆四地州,集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高原荒漠邊疆區(qū)、集中連片貧困區(qū)于一體,是“貧中之貧”。轄區(qū)33個縣有22個是國家級貧困縣,全疆86%貧困村在這里,這是秦永剛負責扶貧工作伊始,面對的一串數(shù)字。
????上任數(shù)月時間,他就走訪53個貧困村、356個貧困戶。田間、牧場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和村民聊天拉家常后,他感到南疆脫貧難在思想觀念落后、內生動力不足,必須像戈壁墾荒那樣幫助貧困群眾換掉“窮腦筋”。
????他首先組織成立32支工作隊和233個理論宣傳小組,走訪群眾2300余戶,宣講450余場,把黨的聲音傳進千家萬戶、把小康夢想送到田間炕頭,讓各族群眾鼓足了致富勁頭。
秦永剛與結對認親的群眾拍“全家福”。朱亞 攝
????和田縣罕艾日克鄉(xiāng)然巴勒村,曾是支部軟弱渙散的重點村。2014年,秦永剛與和田軍分區(qū)的同志一道,蹲在村里幫著一邊建強黨組織,一邊謀致富。支部一班人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村里率先脫了貧。
????有了成功經驗,秦永剛乘勢而為,指導部隊與幫扶村黨支部廣泛開展結對共建,舉辦黨務培訓,組織村干部到部隊參觀,為基層黨組織促穩(wěn)定、謀發(fā)展、帶致富注入了強大動能。
????“群眾不缺力氣缺技術,大棚建了不會種、工廠進了不會干、果子熟了不會銷,這才是脫貧的瓶頸?!鼻赜绖傉f。
????他多方協(xié)調,與相關企事業(yè)單位聯(lián)合開展服裝剪裁、機械維修、果蔬種植等5類17項實用技能培訓,先后使1200余人掌握一技之長、穩(wěn)定就業(yè)脫貧。
????“南疆四地州幅員廣,人口少,部隊扶貧靠大型產業(yè)、搞集中就業(yè)并不現(xiàn)實?!鼻赜绖傉f,他就瞄準合作經濟和庭院經濟,指導部隊各出其招,89個惠民大棚、富民作坊相繼建成交付。
????聽說麥蓋提縣央塔克鄉(xiāng)群眾艾合買提開辦了東方紅養(yǎng)殖合作社,秦永剛又專程考察協(xié)商,組織133個貧困戶用部隊扶貧的牛羊入股,每年返紅利,5年返還入股牛羊,既解放了勞動力,又拓寬了增收渠道。
????“是親人解放軍幫我們摘掉了貧困帽子,我們永遠是一家人!”提起秦永剛,阿伍提大叔就倍感親切。
????年邁的阿伍提大叔原本生活貧困,秦永剛協(xié)調縣里為他送來羊羔和雞苗,又專門安排部隊懂養(yǎng)殖技術的官兵教授養(yǎng)殖技術。
????要想脫貧光養(yǎng)羊、雞還不夠。秦永剛又幫著阿伍提大叔搞蔬菜種植,休息時間常幫著下地干活。蔬菜要上市了,秦永剛又聯(lián)系菜商和飯店找銷路,一年時間,阿伍提大叔就脫了貧。
????知識是脫貧的“金鑰匙”。5年來,他指導部隊為102所共建學校贈送105萬元教學器材,安排204名官兵擔任校外輔導員,資助5100余名貧困生,幫助36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目前,被資助學生中已有37人完成大學學業(yè),主動投身家鄉(xiāng)建設中。
????為大力傳播時代風尚,他又組織援建文化廣場19個,贈送圖書10萬冊,打造村民威風鑼鼓隊、秧歌隊等文化隊伍52支,舉辦文藝演出210多場。
????他負責扶貧工作5年來,南疆軍區(qū)幫扶的67個深度貧困村已有22個脫貧摘帽,結對幫扶的1775個貧困戶已有1011戶掛賬銷號。
????“自從他干起扶貧工作,家里沒少貼錢?!逼拮油跗G明說,“今年初,他了解到阿熱硝村有3個五保戶沒錢買農資,剛做完膝蓋積液手術養(yǎng)傷的他,讓我拿出1200元送到鄉(xiāng)親們手里。”
????“真心幫群眾,他們就會把你當親人!”秦永剛說,“每次到村里,老鄉(xiāng)們都爭著往家里拽,一碗熱茶、一盤抓飯、一個烤馕,吃在嘴里、暖在心里,那滋味,真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