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4月9日電 題:貴州兩個山村的茶“緣”
新華社記者馬卓言
“好個核桃壩,風景美如畫”。在駛?cè)牒颂覊未宓拇蟀蛙嚿希x傳言贊嘆。作為石志村前往核桃壩村取“茶經(jīng)”的村民代表之一,他第一次到這個“中國西部生態(tài)茶業(yè)第一村”。
謝傳言今年74歲,家住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土坪鎮(zhèn)石志村。石志村與湄潭縣核桃壩村相隔90多公里。一個是人均純收入不足4000元的深度貧困村,另一個則是人均純收入達16400元的小康村。在當?shù)卣臓烤€下,兩個村結(jié)成了互幫互助的友好村。
核桃壩村黨支部書記陳廷明說:“我們村以前也是貧困村,‘摸著石頭過河’種了30年茶才有了今天的發(fā)展。我們要用這些經(jīng)驗幫助石志村發(fā)展。”
石志村地處黔北深山。四道山梁將這個村莊分裂隔斷,海拔高度相差1100米,用村民的話講,“村子里走一趟,一年四季也就都經(jīng)過了”。溝壑縱橫致使土地零散破碎,辛苦種的糧食僅夠糊口,青壯年外出打工。
為改變村莊面貌,村里決定在具有地方特色的白茶、野木瓜和方竹筍上做文章。據(jù)石志村第一書記張濟國介紹,現(xiàn)在村民將土地流轉(zhuǎn)給了正安茶業(yè)公司,平時做些除草管護工作,每天能賺60元。等三年后茶葉有了產(chǎn)出,村民還可以將采得的茶青賣給公司,預計每畝綜合收益可達萬元以上。
利益可觀,村民們心里卻犯起了嘀咕?!拔覀兇鍙膩頉]種過茶葉,也沒人會種茶葉?!保叮矚q的趙仁強說。
種茶經(jīng)驗少,難題怎么解?石志村選出了32位村民代表到核桃壩村,與當?shù)卮迕瘛巴酝⊥瑒趧印保瑢W習種茶、采茶、制茶工藝及經(jīng)驗。
“采茶可真是個精細活?!痹诤颂覊未迮税灿⒓业牟杼锢铮w仁強生平第一次體驗了采茶的滋味?!颁靥洞溲俊庇瑟毟难款^制成,趙仁強避開葉片,尋覓新發(fā)的芽尖。按照潘安英教的方法,他雙指夾住芽柄,輕輕捻動……
幾天下來,趙仁強有了心得?!拔覀兡昙o大了,采茶比種苞谷輕松多了?!壁w仁強說。
白天下地干活,傍晚就能把茶青賣出。采訪當天,潘安英帶著她的三名“學員”一共采了10斤茶青,當天凈入400余元。
“這個來錢快喲?!敝x傳言說,“我去年種苞谷收了1200斤,買種子化肥花了200多元,雇人來收花了500多元,自己僅收入400多元。”
據(jù)張濟國估算,村里剛種下的茶苗三年后才能有產(chǎn)出,可村民們并不擔心。
“茶葉種植三分靠種,七分靠管。”謝傳言說,“在地里做些管護工作一個月也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我老伴去年在縣里的白茶基地干活賺了3000多元。回去我就把田里的水放了,全部種上茶葉?!?/p>
“人家種得,我們?yōu)樯斗N不得。采綠茶一天就能收入好幾百元,我們種白茶收入更多?!保叮礆q的王華跟趙仁強同在潘安英家借住。他心中還有另一番愿景:“人家村子搞得好,年輕人在家做活。我的幾個兒子都在外打工,經(jīng)濟起來了,孩子們也能留在身邊?!?/p>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shù)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