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6日電 題:故事,從大討論開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歷程
新華社記者 安蓓
這是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重大變革,是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創(chuàng)舉——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實現(xiàn)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歷史性轉變,極大地解放和發(fā)展了社會生產力,深刻改變了十幾億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
40年來,緊緊圍繞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黨鮮明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從“建立”到“完善”,再到“加快完善”,理論和實踐不斷突破,為我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提供強大動力和體制保障。
沖破思想禁錮
1978年5月11日,一篇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章在《光明日報》發(fā)表。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篇文章很快引發(fā)一場全國范圍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這場大討論,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產生深遠意義,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做了思想準備。
20世紀70年代末的中國,正在探索前進的方向。新科技革命蓬勃興起,世界經濟快速發(fā)展,中國人民改變的愿望從未如此強烈。
1978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這次會議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中華巨輪駛入歷史新航道。
思想的禁錮一旦沖破,整個社會壓抑已久的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噴涌而出,演化成推動變革的強大力量。
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改革使農村經濟迅猛發(fā)展,商品經濟的大門由此打開;設立經濟特區(qū),引進市場經濟,使中國經濟進入世界經濟大循環(huán)……農村改革和特區(qū)開放,兩端發(fā)力,神州大地卷入改革開放的大潮中。
新中國成立初期,經過社會主義改造,我國基本形成計劃經濟體制。計劃經濟體制雖有助于在短期內醫(yī)治舊中國遺留下來的經濟惡性波動,但伴隨經濟運行進入軌道,其僵化、低效的缺陷逐漸暴露。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我國曾試圖對計劃經濟體制作出一些調整,但框架內的修補改良難以根除體制痼疾。
改革開放的推進,進一步觸及指令性計劃體系的內核,更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隨之出現(xiàn)。
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982年9月1日,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鄧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歷史命題,為社會主義中國尋找自己的發(fā)展道路,亮出最鮮明的旗幟。
十二大報告強調“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jié)為輔”的原則。但計劃經濟和商品經濟的討論,并未因此削弱。激烈的大辯論醞釀著經濟改革的新變局。
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突破了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的傳統(tǒng)觀念,明確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改革的鋒芒突破了計劃經濟體制后,并非一路坦途。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寄望于一步到位的價格闖關受挫。國內外復雜形勢下,一些人把計劃和市場的問題同社會主義制度聯(lián)系起來,提出姓“社”還是姓“資”的問題。
1992年1月,北方冰雪未消、南方乍暖還寒,鄧小平踏上歷時35天、行程6000多公里的南方之旅。
他指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qū)別。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偉大時代孕育偉大理論,偉大理論指引偉大實踐。
1992年10月1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十四大報告明確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在堅持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其他經濟成分和分配方式為補充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開辟發(fā)展新境界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guī)律的認識和把握達到新的高度——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p>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黨一直在實踐拓展和認識深化中思考著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從市場對資源配置起輔助性作用,到“起基礎性作用”,再到“起決定性作用”,理論的不斷進步中,深刻塑造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軌跡。
理論突破引領實踐飛躍。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市場主體從不足50萬戶增加到目前的1億戶以上,增長了200多倍,過去五年,市場主體數(shù)量增長近80%;
現(xiàn)代市場體系逐步建立并不斷完善,市場調節(jié)價的比重從1978年的3%上升到近98%,多層次資本市場逐漸形成,以“招拍掛”為主要形式的土地出讓制度得以建立,市場發(fā)揮決定性作用的勞動力市場不斷完善;
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約9.5%,經濟總量增長200多倍,制造業(yè)總量連續(xù)多年穩(wěn)居世界第一,市場供求格局發(fā)生根本性改變,商品短缺和憑證供應時代一去不復返;
科技創(chuàng)新水平加速提升,2017年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7.5%……
“伴隨著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fā)展,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初步顯現(xiàn)。”國家統(tǒng)計局報告指出。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強調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實現(xiàn)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yè)優(yōu)勝劣汰。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這句表述,用“逗號”取代了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中的“和”字。
“一個標點之變,進一步宣示了黨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的決心和立場。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揭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抓住了解決中國一系列現(xiàn)實問題的根本?!比珖f(xié)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說。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高質量發(fā)展、建設現(xiàn)代化經濟體系的藍圖已經繪就,必將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激發(fā)全社會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活力,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新境界。
-
中國特色強軍之路邁出堅定步伐——專家解讀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國防和軍隊專題展區(qū)亮點
2018-11-15 21:13:50
-
將民營經濟打造成為上海改革開放新高地、科技創(chuàng)新新先鋒——訪上海市市長應勇
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yè)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fā)展指明了方向。近日在上??疾炱陂g,習近平總書記又要求上?!耙獛ь^貫徹鼓勵、支持、引導民營企業(yè)發(fā)展的政策舉措,為民營企業(yè)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制度環(huán)境”。2018-11-15 20:53:32
-
總量連上新臺階 中國經濟乘上“改革開放號快車”
從1978年到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按不變價計算增長33.5倍,年均增長9.5%,平均每8年翻一番。這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交出的亮眼成績單。2018-11-15 07:15:01
-
大數(shù)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