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的關鍵詞
新華社日內瓦1月15日電 (國際觀察)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的關鍵詞
新華社記者凌馨 施建國
第47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將于1月17日至20日在瑞士小鎮(zhèn)達沃斯舉行。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3000多名與會者將圍繞“領導力:應勢而為、勇于擔當”這一主題展開對話。
據(jù)主辦方介紹,本屆年會旨在號召全球領導者重新審視支持全球合作的一系列現(xiàn)有國際體系,并對這些體系加以重塑,以適應當今更復雜的多極世界,推動更包容和平等的經濟增長。
觀察人士認為,“全球治理體系”“全球化”和“包容增長”是今年世界經濟論壇的三大關鍵詞。
關鍵詞一:全球治理體系
同歷屆年會的主題相比,本屆年會的主題既有趨同性和延續(xù)性,也有特殊性和針對性。
一方面,世界經濟論壇年會近年來始終在探討的一個問題是:在世界經濟格局發(fā)生重大改變的背景下,如何構建新的全球治理體系。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始終試圖匯聚政治領袖、商界精英、文化科學工作者等各界人士的看法,以勾勒一幅全球治理的新圖景。
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隨著以美歐經濟發(fā)展為引擎的全球經濟格局的崩塌,世界經濟重心不斷向新興和發(fā)展中經濟體轉移。在此情況下,包括布雷頓森林體系在內的一系列全球治理舊范式屢屢遭到拷問。
世界經濟論壇創(chuàng)始人兼執(zhí)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曾表示:“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加上印度不斷崛起,現(xiàn)在亞洲正在回到工業(yè)革命時代之前作為世界經濟中心的地位。這就要求在國際治理體系上有所反映?!?/p>
另一方面,世界經濟論壇本屆年會主題的特殊之處在于,它是對全球領導者的直接喊話,希望他們切勿逆勢而為,切勿推脫責任,而是要直面世界經濟面臨的諸多問題,推動全球化向積極方向發(fā)展,推動構建更加合理的全球治理新格局。
關鍵詞二:全球化
本屆年會之所以要向全球領導者直接喊話,主要是因為全球政壇出現(xiàn)了不少新變化。這種變化反映出一種反全球化的傾向,也折射出全球領導者提高責任擔當意識的必要性。
?。玻埃保赌辏对拢ㄟ^全民公投決定脫離歐盟,時任“留歐派”首相卡梅倫黯然辭職;11月,主張“美國至上”的特朗普意外贏得美國大選,美國貿易政策走向撲朔迷離;12月,意大利修憲公投失敗,時任總理倫齊宣布下臺,“疑歐派”占據(jù)上風。
分析人士指出,原來在全球事務中占據(jù)重要地位的一些西方國家,正在放下曾經舉起的“貿易自由化”“經濟一體化”的大旗,半掩上國門,甚至想筑起高墻,害怕全球化的潮水沖走本國的經濟利益和民眾福祉。
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執(zhí)行副院長楊希雨認為,全球化作為一種客觀發(fā)展趨勢不可逆轉,雖然目前面臨結構性問題和阻力,但(有關國家)不應因噎廢食,反全球化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受邀出席世界經濟論壇本屆年會的智傲物流集團總裁塔里克·蘇丹指出:“在走出國門的貨物、服務、人員出現(xiàn)反向回流時,它們所隸屬的經濟體的自身利益不可能不受到嚴重損害?!?/p>
分析人士認為,反全球化風潮之所以出現(xiàn),是因為全球部分地區(qū)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等問題加劇,社會怨氣因此累積。而全球經濟不平衡,一方面是因為一些國家經濟結構存在缺陷和治理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因為長期以來,發(fā)達國家利用舊有國際經濟秩序攫取欠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的資源,擠壓了后者的經濟發(fā)展空間。一些政治人物利用經濟不平衡帶來的社會怨氣,打起“民粹牌”,采取逆全球化的立場和行動,以俘獲民心。
正因如此,本屆年會將向全球領導者發(fā)出呼吁,要求他們應勢而為,勇于擔當,推動全球化進程和世界經濟向健康方向發(fā)展。
關鍵詞三:包容增長
可以說,必須盡快完善全球治理格局已成共識,而本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究竟能為此貢獻怎樣的真知灼見?
世界經濟觀察人士認為,與會者將特別強調實現(xiàn)包容增長的重要性,因為包容增長是完善全球治理體系的重要目的之一。世界經濟論壇最近在公報中強調:“要打造應勢而為、勇于擔當?shù)念I導力,我們必須在國家和國際層面更堅定地推動包容性發(fā)展和公平增長。”
在去年舉行的一系列國際會議上,實現(xiàn)“包容增長”已被多次提及。中國提倡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正在國際社會引發(fā)越來越多的共鳴。
施瓦布說:“盡管當下的一些政治事件表現(xiàn)出孤立主義與去全球化傾向,但我們的世界仍持續(xù)變得相互依賴。”
塔里克·蘇丹指出,全球化面臨的難題也伴隨著機遇,各國在教育改革、職業(yè)再教育、貿易改革、鼓勵企業(yè)家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等領域都大有可為,當然這些事情不可能憑空或自發(fā)完成,它們需要政府、社會以及企業(yè)在達沃斯以及其他國際平臺上進行積極思考,并共同計劃和行動。